top of page
工作區域 1_2.png

信義校

籌備中

華砇信義校.jpg

都會  微型  菁英

信義校 小學部

我們的特色

華砇信義校成立於2019年3月,由臺灣自動化之父石滋宜博士結合企業家文國良先生與走過體制對教育仍有遠大夢想的教育菁英所創設。以「終身學習」、「創新思維」、「公民素養」、「品格涵養」、「國際移動」為教育目標,強調「知識」「技能」及「態度與價值」全人教育的核心理念,培育跨域統合人才。

跨域統整課程

  • 品格素養

自編十大品格核心教材,每月進行品格任務,透過認知-理解-實踐-內化等歷程涵養學生品格。

  • 大統整

「人文、經濟、能源、環境」四大領域主題式統整課程,以「計畫/設計導向學習(PBL、DBL)」模式,界定「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相關議題,設計挑戰任務,培養解決問題之能力。

  • 探索體驗與移地學習

配合四季時令規劃「山野教育、文化關懷、小三鐵、海洋教育」等探索體驗課程,走出教室,循序漸進,由體驗、探索、察覺、反思到行動的歷程,深化環境教育與公民素養。

  • 資訊科技

跨領域運用行動裝置和雲端軟體,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延伸程式設計與運算思維的基礎能力,啟發學生創意思考去解決問題,進而學用合一,提升學習的深度和廣度。

信義華砇.jpg
信義小學.png

Adaptive & Experiential

華砇課程地圖

信義校 中學部
螢幕快照 2023-03-07 下午12.17.08.png

人文科技雙融

我們的特色

在信義華砇國中部,我們以跨域統整與思維素養為核心,讓學生在三語(國語、英語、程式語言)、數學、自然、社會、藝術與體育等多元課程中,透過主動式學習與探究實作,培養系統性思考習慣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重視每位學生的品格養成與自我成長,結合自我領導(Leader in Me)、社會情緒學習(SEL)與生活輔導,陪伴他們在自我覺察與團隊合作中建立自信與責任感。同時,我們安排專題研究、畢業專題與寰宇探究課程,深化學科理解與學習遷移能力,並規劃移地學習與學群活動,帶領學生深入產業與文化場域,拓展視野、累積經驗,逐步發展跨界整合的能力與國際競爭力。

學習領域課程

文化涵養

面對多變不確定、複雜模糊的世局,我們以文化涵養孩子應變、調適的韌性。包括以經典語文為本的「華砇世界」、瞭解變遷與因果的「社會科學」,「美感探索」則培養孩子美與力的底薀

科技賦

AI人工智能全面來襲,卻也為華砇孩子開創更大的舞台與機會,有了以人為本的文化涵養,我們繼續帶著孩子深究數學邏輯,學習程式自造,發展人因智能科技,探索地球系統科學。

全球行動

永續危機日益迫切,我們鼓勵孩子投入全球行動,機構就是SDGs的實踐基地,學生可以自創社團,班級可以變成「社會企業」;放學後,機構則化身「共創沙盒」,孵化育成每顆夢想種籽。

˙ 自我領導

課程以「七個習慣」為核心,系統化培養學生的自我領導力與關鍵能力。課程內容涵蓋主動積極、以終為始、要事第一、雙贏思維、知彼解己、統合綜效與不斷更新七大面向,幫助學生從內在出發,養成獨立自主、善於規劃、樂於合作的行動習慣。課程結合班級使命宣言、領導力角色任務與個人目標設定,讓學生在日常中實踐責任感、尊重與平衡生活。家校合作亦是課程的重要基石,家長透過親職講座與共同參與,與學校一同營造正向、溫暖且具成長性的校園文化,陪伴孩子成為有自信、有目標、有影響力的世界公民。

˙ 學群活動

課程依學生特質設立三大學群——「真學群:尊聞派」「愛學群:修睦派」「美學群:韞玉派」,並提供跨領域、跨場域的探究與實踐平台,引導學生主動選擇、團隊合作、歷程反思與成果展現,落實「知行合一」的學習精神。透過服務導向的專題實作,學生不僅探索自我潛能,更學會在真實社會情境中負責任地行動,培養品格、開拓視野,進而發揮影響力,成為具備現代公民素養的人才。

˙ 移地學習

課程著重真實社會情境的探索與實踐,帶領學生走訪產業、文化與自然場域,培養對社會、經濟與文化的理解,拓展跨域視野。在探索歷程中,學生逐步形成職業意識與生涯想像,為高中學涯定向奠定基礎。課程同時強調思考習慣與問題意識的養成,引導學生從現象觀察與訪談中提出問題並進行分析推論,發展素養導向的學習能力。透過前置準備、學科連結、前導課程、專家職人分享,到過程中的學習體驗、探究,最後學習反思的過程,學生學會設定目標、察覺自我興趣與價值,並在服務與成果展現中實踐社會參與。移地學習將課室延伸至真實世界,幫助學生建構完整的學習歷程,連結學涯、生涯與社會實踐,真正體現「學習無所不在」。

˙ 藝術美學

課程以「數位藝術」為核心主軸,整合聽覺藝術、視覺藝術與表演藝術三大領域,規劃出融合科技媒材與藝術素養的混齡選修課程。課程共分為三類選修:「數位音樂創作」、「數位平面設計」與「數位影像敘事」,強調學生在創作歷程中的感知力、表達力與統整思維能力,呼應華砇實驗教育所倡導的「跨域統合思維人才」培育理念。三類課程的學生每學期都圍繞一個共同主題進行創作,展現個人風格與團隊合作的成果。

信義華砇.jpg
信義中學.png

Adaptive & Experiential

華砇課程地圖

臺北市華砇國際數位實驗教育機構

地址:臺北市信義區忠孝東路五段790巷27號(本機構大門:中坡南路與中坡南路98巷交叉口)

連絡電話:886-2-8786-5872 #203

板南線Bannan line 

「後山埤站」2號出口出站 步行3~5分鐘抵達

 

臺北市公車

忠孝東路五段「捷運後山埤站」

207、212、212直、270、600、817、信義幹線

大道路「忠孝大道路口」

46

福德街「奉天宮」

46、88、207、257、263、286、286副、信義幹線、藍10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