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我們相信華砇小孩擁有這十種能力
就足以應付未來挑戰

華砇十力

我們如何讓孩子擁有這些能力

Learn for Yourselves

我們培育華砇的孩子成為「跨界統合思維人才」,以厚植

改變學生學習的方法、學習的速度、學習的內涵,建構面對未來的適應力與競爭力。

學習力
課程介紹

​學習力

《論語》中屢言「君子博學於文」、「博學而篤志」,皆提出君子要廣博地學習。
石滋宜博士 認為,要培養孩子成為懂得「學習如何學習」的人,他引述《論語‧雍也十八》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正是自主學習的真諦,並要培養孩子將學習轉化為人生中的一環,成為終身學習者。

​溝通力

溝通意指共同,含有「分享」與「建立共識」之意。我們鼓勵孩子從與他人互動的經驗中,不斷地嘗試、摸索和練習,從「心」開放傾聽、自我表露,培養情境掌握、人際知覺、同理反應的能力,並能反覆地修正調整,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與溝通能力。

​思辨力

思辨力也常被稱為批判性思考。批判性思考本身複雜,包括理性的,保持懷疑的,無偏見的分析,和對於事實證據的評估。子曰:「君子有所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論語‧季氏篇)。我們將此培育成孩子的思考程式,習慣性地經由思考後再做判斷或採取行動,成為獨立自主的思辨者。

創新力

石滋宜博士認為,保持好奇心與對身邊事物的關切是學習的動力。人非「生而知之者」,而是要做「好古,敏以求之者」。創新的原動力有二,其一為「對事物的關切」;其二為「溫故而知新」。目的是為能察覺前瞻性情境,能夠應變並產出問題解決的方法,以培養孩子展現敏察、流暢、獨創、變通、冒險、精進的能力,從而提出「不同而更好的想法」或「新而有用的想法」。

品格力

孔子認為育人成「仁人」才是教育的目的,先品格教育後知識教育,因為品格力是人之本。品格教育的培養,可以透過典範學習、啟發思辨、勸勉激勵、環境形塑、體驗反思、正向自我期許等來進行。 華砇品格力包含十大主題內涵,讓孩子從日常生活環境中體驗及覺察,促進「人 與自己」發展、實踐「人與他人」創新生活經營並落實「人與環境」關懷,啟發良善的美德與情操,陶冶個性與行為。

​美感力

柏拉圖認為美是永恆的,是心靈與身體和諧一致的境界。美存在於我們生活中,美感則是讓孩子能從日常生活中的人、事、物中,體驗及覺察其內涵之真、愛、美。美感之培養與展現是一種情感上的陶冶,觸發及豐富孩子的美感經驗,建構感覺、直覺、想像、理解、感動、創造的美感能力,從中培養孩子的美感素養。

​協作力

協作學習是一種處事哲學。我們引導孩子練習資源分配、溝通交流、權力分配與責任分擔,發揮每個孩子不同的優勢專長,團隊間相互激勵、彼此互補;在團隊配合、訊息傳遞的過程中,也能以開放的態度去傾聽他人想法,給予尊重與同理。

科技力

經由觀察與體驗日常生活經驗,透過運用科技工具、材料、資源,進而培養孩子動手實作,以及設計與創造科技工具及資訊系統的知能,同時也涵育探索、創造性思考、邏輯與運算思維、批判性思考、問題解決等能力。石滋宜博士認為,建立數位化優勢不在於數位化科技本身,而在於人本的思考。鼓勵孩子開闊眼界與心胸,讓資訊產生價值並成為我們的智識。

​移動力

石滋宜博士鼓勵孩子「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一定要及早培養自理與移動的能力,走出舒適圈,不怕困難與挑戰的「勇於夢想,敢於實踐」。全球移動力是知識、技能、態度與價值等面向的整合,以開放且宏觀的思維及多元文化認同的能力,積極嘗試各種學習、分享活動與國際交流,透過內化形成自身價值觀,以提升個人競爭力。

實踐力

實踐是學習和探索的重要途徑,美國著名哲學家及教育家Dewey特別強調「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我們培養孩子動手做的習慣,從活動中學、從真實體驗中學,運用思考、活用知識,在過程中尋求最適合的方式,不斷累積實踐經驗,將所學知識與生活實踐鏈結起來,以達「知行合一」。

華砇課程

為臺灣培養未來國際人才

TAIWAN'S

NEXT GENERATION

​品格語文 

品格語文教材含括古今中外,運用與各年級相應的閱讀理解策略選擇多型態的文本引導學生學習,培養溝通、表達、思辨與問題解決的能力,建立語文學習的新風貌。

期許學生能有方法的閱讀,奠定多元識讀與自學的能力,並型塑良善的品格力。

思維數學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

我們認為數學應該引導孩子去發現和感受生活周遭的奇妙連結,發展孩子的創意思維。

透過思維數學課程,孩子能擁有求知的行動,會問「為什麼(Why)」,讓孩子具備整合與歸納、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多元英語

華砇英語課程以CLIL跨科教學思維為設計核心,採用國家地理雜誌出版的國際化英語教材,綜合人文、自然、科學、藝術、各地風土民情,規劃主題式課程,分階段並適性地讓孩子學習英語:

低年級階段:學習正確的發音,奠定語文基礎;

中年級階段:提升單字量與英文的應用;

高年級階段:提升閱讀寫作比例。

更將英語學習融入各學科,結合活動教學、生活情境探索,讓孩子用英文學習跨學科的豐富內容,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語言的學習,應該從小就能在生活中應用自如,與人與世界順暢地溝通。

​探索自然

自然科學課程以「探索和實作」為核心,重視生活經驗與科學概念的連結,以科學眼光、動手操作(hands-on)與解決問題策略並重,

設計具吸引力的創意活動,使學習者能經歷完整的科學探究歷程,提升對學習內容的分析統整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透過活動導向的設計,讓孩子進行探究活動,在觀察、詢問、規劃、實驗、歸納、推論中,培養孩子具備批判思考、創造等各種能力。

EZ程設

科技領域透過漸進式的課程與教材,讓孩子嘗試用不同方式來解決問題,

在實際操作中合作學習、發想、創新,並培養健康的數位使用習慣。

低年級從繪本故事出發,將電腦科學與生活經驗做連結;

中年級以桌遊訓練抽象思考,培養動手做的創客精神;

高年級設計App專案,進行跨域主題實作應用。

讓寫程式變成自然而然的習慣,以奠定迎向未來的基礎。

​行動社會

社會行動課程在建立學生的世界公民意識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上採引導學生深入思考事件主題,建立學生合作學習者圖像,進行探究、批判、統整、分析及發表我們的教師會帶領孩子進行社區踏查及訪問,建立孩子自主行動,保有對周遭人事物的高度關懷,培養孩子成為一個有溫度的世界公民。

​樂創音樂

“Music education opens doors that help children pass from school into the world around them.” – Gerald Ford

樂創課程以培養每個孩子擁有帶著走的音樂素養能力為願景,循序累積基礎演奏與鑑賞的能力。

【Enjoy-Appreciate-Create】 課程將以豐富多元的音樂來浸潤,世界音樂、古典、爵士、現代、民族、電影、音樂劇,透過演奏與律動感受旋律與節奏,藉由表演藝術來開拓孩子對藝術的感受力,進階搭配數位媒體與樂器演奏,多元教材讓孩子自然而然享受創作、合奏與自我實現。

​創藝美術

兒童美術是孩子的語言,想像力是孩子與生俱有的能力,我們提供一個不會被拘束的空間,把創造力還給孩子。
課程設計以作品實作與藝術賞析為主軸,並依照不同年級設計教學內容,讓學生透過不同的創作主題、類型與賞析達成「藝術元素的認識與描述」、「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的分析與運用」、「藝術內涵的理解與感受」以及「與英語學習連結」等多元學習目標。
並藉由美術課程落實品格教育,在設計思考課程中,練習為他人著想,強調合作,學習尊重。

​健康體育

基於社區資源共享理念,結合專業運動中心,突破校園空間的限制,讓孩子親身體驗專業場地。

聘請專業教練進行體育必修課程的教導:游泳、自行車、田徑及肢體韻律等運動,並發展適性多元的選修課程:舞蹈、桌球、籃球、網球、羽球、足球、高爾夫球等各種運動項目。

課程特別於每週兩個下午時間,讓孩子充分享受運動時光,找到運動的樂趣,進而培養終身運動的好習慣。

移地學習

孩子的必修課程,一年四季各一次移地週,透過在大自然中的山林、水域、人文等多樣化學習各種戶外基礎技能,在挑戰的過程、團隊的分工合作,建立同理、協作與愛護環境的素養外,也有助於建設孩子們的心理強度、壓力耐受、緊急應變能力等不同的心理素質,並在自我建構的移動能力中,理解接納社會文化的多元。

溝通力
思辨力
創新力
品格力
美感力
協作力
科技力
移動力
實踐力
課程介紹
bottom of page